漂泊

· 日常 · 41 次阅读

五月底的时候完成了上一次搬家,从住了三年的公租房搬了出来。当时十分感概,并且立下了flag:

现在的房子房东不在国内,问了暂时也没啥卖房的打算,所以如果可能的话,希望在这里住到下次搬家是搬进我自己的房子的时候吧。这些年没买房,搬来搬去体验确实差了点,但是买了房房价上会亏很多,也算相互抵消了。但是有自己房子带来的心理上的安宁,有时候也并不是简单经济账所能算得过来的。不过无论如何,搬家暂时告一段落,收拾收拾东西,再断舍离一波,等待好时机就买一个自己的房子吧。搬家太伤感了,希望尽量少搬家。

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,才住了三个月,房东回国了你能信,因为是个年轻的房东,这个房子是家里人买给他的,因为他决定不会在苏州发展了,家里人就想要把这个房子卖掉。而且这几年周围房价也一直在降,这套的价格已经低于当时的买入价了。感觉房东家人卖房子的心情也比较急切。

因为以前有过配合卖房的房东看房的经历,十分痛苦,虽然看起来只是有人想看的时候接待一下,但其实那种拘束感是非常严重的。所以我决定尽快搬走了,又要开始曲折的看房之旅。

说实话,短短几天就经历了两个失眠夜,几乎是六点钟才睡着,然后八点多起床洗把脸跑去上班,只睡了这一点点居然还能照常上班,我也真是个神人了。

也可能是这些年感觉心思越发的敏感了,刚来苏州的时候几个月搬了几次家也就那么过下来了,但是有了之前公租房三年的安稳之后,现在对于搬家感觉超级的头疼。倒也不全是因为又要找房搬家而失眠,这个其实是次要,毕竟租房看房还是很容易的,就算再找一个房东直租也是相对容易些的。更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其实是另一个问题:我到底要不要买房子。

从价格上来看,现在应该处于腰部,比起几年前的高点,这边的都已经降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了。但是还没有到底的感觉,这可能也是很多现在的买房人都在观望的原因。

相比于一个月 4k 的房租,买房的支出远大于这些,从经济账上来说是完全不划算的,因为拿 200 万的现金就算低风险理财一个月也能有三千块钱了,把买房的钱拿来租房,一个月实际上自己不用掏太多钱的。经济账十分直观。

买房最大的好处就是终于有一个自己的家了。可以尽情添置一些其实并不贵,但是能极大提升生活体验的物件,这些在租房时往往会因为拆不走而不会购买。也可以免除像现在这种被迫搬家的窘迫,人到中年都三十岁了,说得难听一点,像丧家之犬一样,一瞬间漂泊孤独的感觉就达到了巅峰。

正是因为在经济账和心理账之间反复横跳,轻而易举就失眠了两个晚上。感性告诉我,经济有周期,人无再少年。理性告诉我,再等等吧,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时候。左右脑就在那里互搏,一刻也歇息不下来。

不过现在大概率还是理性获得了胜利,因为写这段的时候是在明亮的灯光下,感性只有在熄灯后漆黑的夜晚才会袭来,所有明亮的时候都是理性占据了上风。

其实买了房又何尝能说未来就绝对的稳定。身边的同事就是非常传奇,本来已经找好下家想要跳槽已经提离职,结果下家毁 offer 了,就想着既然这样就留下来还是继续好好干吧。正当期待着安稳的生活也投入了饱满的热情时,却因为公司的裁员安排而被迫离职了,幸好实力强大很快找到了更好的下家。每一个故事都像是镜子一样,仿佛看到了我自己。生活的确就是会开这样让人出其不意的玩笑。

唉。写了这么多,无非也只是想抒发一下心里的不安。远方的家人,远方的朋友,我只能和他们谈起,却不能向他们倾诉,谁也不是谁的情绪垃圾桶。但是这么多复杂的情绪积聚在心里,就像电线般穿过大脑神经,搞不好又要失眠几夜。今年有两个同事买房了,可能他们也一直在看,决定要买就是凭借一股心里的冲动。其实我早些时候也想过的,但是因为觉得可以安稳地在这个房子里住几年,就把这个念头逐渐给彻底打消了。但是这猝不及防的卖房和搬走,让这个念头一夜之间在心里冲天而起,而我尚未来得及将它消化。或许找到下一个租住的地方,一切就会好起来了吧。

想起来今天看到的一篇帖子,其实人生就是很无常的,人们总是假设自己能活到老,但是每一天早上能够醒来看到今天的太阳,都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一件事。与此相比,搬一次家又算得了什么大事呢对吧。

搬家 · 买房



评论